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民工兄弟网   > 新闻中心 > 新闻要闻
高温天气作业常识
〖发布日期:2016/7/7 16:11:57〗 〖点击量:

1.怎样认定高温天气?

  (1)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天气。

  (2)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

  (3) 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各单位安排员工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的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4)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不含37℃)以下时,各单位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员工加班。

  2.什么是一般热环境?

  一般热环境的气温通常在28℃~35℃。在这种环境下,人体安静时基本能保持热平衡状态。此时人体热平衡的保持主要依靠出汗蒸发散热,蒸发散热量几乎等于35℃时人体本身的产热量。但从事中等强度的体力劳动时,可能会有一些蓄热。

  3.什么是高热环境?

  高热环境是指气温高达40℃~45℃的环境,显著高于人体体表温度。在高气温作用下,人体皮温虽然显著升高(可高达37℃~38℃),但仍低于环境温度,故人体会接受来自环境的一定程度的辐射和热对流。此时,人体热负荷量明显大于蒸发散热量,蓄热量显著增加。

  4.高温、强辐射作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在高温、强辐射作业环境中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热,即对流热(加热了的空气)和辐射热(热源及二次热源)。对流热只作用于人的体表,但通过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辐射热除作用于人的体表外,还作用于深部组织,因而加热作用更快更强。

  这类作业环境的气象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人在此环境下劳动时会大量出汗,如通风不良,则汗液难以蒸发,就可能因蒸发散热困难而发生蓄热和过热。

  5.高温、高湿作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高温、高湿作业的气象特点是气温、湿度均高,而辐射强度不大。高湿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如通风不良就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不良气象条件,即湿热环境。

  人在此环境下作业,即使温度不是很高,但由于蒸发散热极为困难,虽大量出汗也不能发挥有效散热作用,易导致体内热蓄积或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从而引发中暑。

  6.高温天气作业对体温调节功能有什么影响?

  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就会发生困难。这时,体表不仅失去辐射以及以对流方式向周围散发热量的能力,而且周围环境还以辐射和对流的附加热作用于人体。

  如果在高气温、强辐射或高气温、高湿度的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则人体本身所产生的热再加上周围环境的附加热,会增加体温调节中枢的负担,甚至破坏体温调节能力,造成体内蓄热,体温不断升高,导致过热。

  节选自中国工人出版社《高温天气作业人员关爱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