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民工兄弟网   > 新闻中心 > 新闻要闻
第一代打工者:一种叫“老有所依”的企盼 (图)
〖发布日期:2016/1/4 9:41:40〗 〖点击量:

1.jpg

编者按

  在深圳市博物馆里,笔者曾看到这样一张大幅照片,意气风发的青年工人列队走出来。从昔日的小渔村、小城镇到今日的高楼林立,在上世纪末,珠三角城市群依靠劳动力价格优势而崛起。而来自天南海北的打工者,也把自己的青春留在了这里。

  现在,珠三角第一代农民工已经普遍步入半百之年,行将衰老。

  在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是不同的,用工需求自然也不同。随着珠三角产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一代农民工所能从事的劳动岗位已经越来越少。更令人忧心的是,在打工二三十年后,许多人依然没有融入城市,并且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

  希望随着中国社会保障的日益完善,他们能够更多地拥有一个体面而有尊严的“夕阳红”。

  1984年,来自广东连州的黄先生,随着“南下打工潮”,到佛山打工。那年,他21岁,身强力壮,什么活儿都能干,什么苦都能吃。“那时城市赚得多,同村的年轻人都成群结队地想来城市。”

  2015年已经过去了,黄先生51岁,与妻子和两个儿子租住在40平方米的小公寓里,没有医保也没有社保。

  这样的经历,是第一代打工者人生的真实写照。

  南下,为了一片“瓦遮头”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城市相继成立经济特区,四个经济特区中有三个位于广东省。

  1984年,14个沿海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包括广东省的广州市和湛江市。

  随着“南下打工潮”的涌动,大量的农民工离开故土,前往珠三角打工,来自农村的他们,对于打工的待遇要求并不高。而此时,劳动力成本低,是珠三角外贸企业在国际上的一大竞争优势。

  “那个时候的工作条件很差。”来自广东省中山市的何先生告诉记者。何先生出生在中山市最南端的坦洲镇,上世纪80年代,他也跟着同乡一起去珠海打工,在陶瓷厂工作。那时候,何先生每天都要凌晨5点钟起来,然后骑上两个小时的自行车去上班,一直做到晚上五六点,再骑两小时自行车回来。“车间里有大量粉尘,噪音很大,而且高温难耐,让人吃不消。”

  但即便是这样的环境,依然吸引了大量打工者南下,用来自连州的黄先生的话说,“以前农民的生活过得捉襟见肘,出来打工不担心吃饭也有瓦遮头。”

  打工的这31年里,黄先生跑过运输,开过烧鸭店,进厂里打过工……最穷的时候兜里只剩几个钢镚儿,现在,他年过半百还在跑运输,月收入四五千元,与妻子和两个儿子租住在一间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记者在他的房间里看到,房子采光不好,闷热不通风,即使是白天也要开着灯,“夏天根本无法睡,我们都是打地铺的。”屋里家电很少,大部分是亲戚朋友的旧货。

  2015年4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4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在全国27395万农民工当中,41岁~50岁的农民工占26.4%,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7.1%,在2010年~2014年5年间增加了4.2个百分点,农民工的平均年龄由35.5岁上升到38.3岁。逐渐失去年龄优势的他们,正面临着各种烦恼。

  比如,老了以后靠什么维生?

变化的只有年龄

  2014年,深圳市的一场官司吸引了众多媒体和农民工的关注。

  1994年,肖大姐从老家南下来到深圳的一家服装厂打工。制衣车间里大量粉尘让她得了严重的支气管炎,无论天冷天热,疲劳兴奋,说话唱歌,都会不停地咳嗽。但整整20年时间里,工厂只给她缴纳了不到8年的养老保险,还差7年多,才够资格领养老金。如果她把养老保险中的余额转回湖南老家,便只能从60岁起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标准,每个月领取100多元的养老金。“100多元根本没办法维持生活。”对肖大姐及她的工友来说,养老金,关乎他们后半辈子的生活。

  《2014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中,仅有16.7%的人缴纳了养老保险。有些城市的比例高一些,比如深圳,有超过八成的劳务工都参加了养老保险,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参保年份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后。这意味着,如果他们在未来几年退休,仍会因缴费年限不足而无法领取养老金。

  补缴养老保险,这是肖大姐想到的方法。但是,她要求补缴的请求却被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绝。该局回应,依照2013年起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社保追缴以两年为限,超过两年部分并不强制补缴。对于超过强制补缴年限部分,细则尚未出台,目前无操作办法,以此回绝了补缴请求。

  无奈之下,2014年7月,肖大姐和制衣厂的其他工友起诉深圳市人社局,一审败诉,等到了去年7月二审,他们等来的还是败诉的判决结果。面对这样的结果,肖大姐不想放弃,“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渠道、其他的希望能够去争取一下。”

  打工31年的黄先生也没有保险,他总是安慰自己,发生意外毕竟是少数,不太可能会轮到自己头上,而每年的医保社保省下来可以给儿子多买几个玩具。对于很多打工者来说,未来的养老问题,虽然担心,但也无能为力,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在很多第一代农民工看来,他们在“裸着”老去,打工二三十年,自己依然租住在他乡,并没有多少积蓄,也缺少相应保障。和初次南下时相比,变化的只有年龄。

  是走还是留?

  而对于已有社保的农民工来说,他们还有其他担心,就是自己的能力,已经很难适应城市的发展节奏了。

  来自茂名高州的李先生,是村子里最早外出打工者,1984年到珠海一家工厂做工。后来,他去了深圳的一家供电厂,因为供电厂待遇好,又有熟人介绍,于是转行成了一名电工,从最简单的接电线、电路安装开始,跟着前辈一步步地学。20多年之后,他的月收入涨到了5000元。由于工厂一直都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因此退休时,李先生每个月都能领到养老金。

  但他也不是没有担心,“本来我们农村出来的就没有城市人有竞争力,现在年轻一代又有文化学东西又快,更不能跟他们比。他们做工很容易就可以升职了,但像我这样干了几十年还是电工一个,工资虽说是涨了不少,但物价这些也跟着涨了。”如今,连他的外甥都当到了电工组长,管着十几个像他一样的电工。

  2013年,广东开始实行“腾笼换鸟”,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被淘汰。正在进行产业转型的城市,能够为缺少技能、又无年龄优势的第一代农民工提供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了。

  越来越高的都市生活成本,也成了他们必须直面的困难。“孩子读书要钱,家里生活要钱,等到以后孩子结婚买房还要钱,还是趁现在还能干活的时候多赚点。”李先生说,生活压力之下,他根本没有考虑过要退休。

  回去,也成了一些人的选择。有第一代农民工向记者坦言,“如今农村户口的福利不错,有地有分红。”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已经越来越多,《2014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当年受雇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83%,而自营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7%,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回去的生活,对于年龄已高的第一代农民工来说,回去意味着打工这么多年,一切又重头来过。另外,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何先生就很羡慕城市里的医疗条件。因为他的侄女得了一种罕见的肠胃病——克罗恩病,需要一直吃药,而这种药只有在大城市才有。他看着侄女每隔两到三个月就要去广州看病拿药,非常奔波,比看病更麻烦的,是拿着农村医保到城市看病后如何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