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大国工匠】
原标题:年过七旬的吴顺清,一年里依旧有一半时间奔赴在全国考古一线(引题)
让沉睡“遗珍”重绽时代光华(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伍丹 邱祖明 田晓军
今年75岁的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吴顺清,是我国出土竹木漆器、丝织品等文物保护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他50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文物保护科技第一线,奔波辗转于各大考古现场,先后承担或组织国家级研究课题30多项,荣获国家文物局创新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并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
3月1日,吴顺清获评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几天后,吴顺清再次收拾好行装,出发去往安徽淮南,参与武王墩墓的现场考古发掘工作。他总说:“做好文物保护,靠眼、靠手,更靠一颗热爱之心。”
让文物重焕新颜的“魔术手”
在荆州博物馆里,色泽鲜艳、形态各异的各种木漆器熠熠生辉。小到耳杯、漆盘、漆盒,大到镇墓兽、虎座鸟架鼓、蟾座羽人……令人惊艳,一件件文物,无声传达出两千多年前楚文化的辉煌。
它们刚出土时,却没有这么明艳动人。“南方地下水位高,饱水状态的木漆器出土之后,就像海绵一样,如果不做脱水处理,很快就会干裂、变形。”吴顺清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精美的木漆器只能靠水中浸泡式保护。
如何能让木漆器脱水后,还能“驻颜保鲜”,这是当时业界的挑战与难题。
“别人觉得越不可能做到的东西,我越有好奇心,我就是要做到。”化学专业毕业的吴顺清,决心尝试寻找新材料,抢救珍贵文物。
刚开始搞研究的时候,条件很简陋,“购买化学试剂的经费都是单位挤出来的”。吴顺清经常拉着板车,到离单位约10公里远的仓库提货,再把药剂搬运到实验室。
为饱水木漆器脱水,一般需要大约3年才能看到效果,差之毫厘就要推翻重来,吴顺清的双手浸泡在化学药剂里,进行了成千上万次实验。
一双匠人的手,一颗执着的心。经过10年的反复尝试,最终吴顺清研制出了一种“神奇的药水”。经过浸泡,药水渗透木漆器“体内”,置换内部水分,支撑起木胎结构。木漆器经过这种方法脱水后,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形状和颜色。
同样,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也是见光成灰。吴顺清组织研究团队,苦心研究多年,运用生物技术,精心培育的微生物菌群,让楚墓丝织品华丽再现,改写了世人对楚绣的认知。
吴顺清用双手复原出前“东方雅典”的文明烙印,魔术般“化腐朽为神奇”。北京老山汉墓、江西海昏侯墓等出土的6000多件木漆器,马山一号楚墓、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的丝织品等500多件丝织品,都离不开吴顺清团队的保护技术。
“一眼千年”的“智慧眼”
江西南昌海昏侯刘贺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墓中出土的5000多枚竹木简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
然而谁也没想到,最初考古人员发现这些竹简时,差点因其年代久远、外形形似“泥土”,将其直接当“淤泥”清理。
当时在考古现场的吴顺清一眼就认出了,这些堆在回廊西北角,“像一堆没用的漆皮”的东西,就是海昏侯墓中价值最高的文物——2000多年前的汉代竹简。
这样的事情,在考古现场不是第一次发生。有些木漆器出土时,也会瞬间干裂、掉皮,甚至缩形到根本无法辨认,但吴顺清总能一眼识别。
面对大家的称赞和钦佩,吴顺清总是笑着说:“我哪有什么火眼金睛,凭的不过是经验罢了。”
吴顺清告诉记者,不同时期的竹简会有不同标准的宽度、厚度,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但凡遇到“形似”竹简的东西,他们都会先保护起来,待其他文物取完后,再对竹简进行一一辨认与清理。
吴顺清除了靠外形识别文物外,还依托其埋放位置,例如,“文房四宝”一般都会和乐器埋放在一起,“当碰到形似且埋放位置也相对应时,我们就会提高警惕了”。
经验来自于实践。吴顺清坚守文物保护事业50年,频繁奔波在考古现场,曾经一个星期内辗转7个省市,如今,年过七旬,一年依旧有一半的时间奔赴在全国各地的考古第一线。
“考古现场就像战场,我们‘文物医生’必须要到一线抢救‘伤员’。”吴顺清介绍,到一线锻炼已经成为了荆州文保中心年轻人的“必修课”,只有参与好考古现场的保护工作,才能掌握文物的一手资料,炼就“一眼千年”,后期室内保护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痴迷文保事业的赤子心
修物实为修身,修艺实为修心。
1973年,吴顺清从武汉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毕业后,“误打误撞”进入荆州博物馆工作。从那天起,文物保护就成了他一辈子为之努力的事业。
“文物修复是在时间长河里邂逅文物,与古人对话。”说起文保工作,75岁的吴顺清目光坚毅,精神矍铄,依旧如年轻人一样奔跑在考古第一现场。问其原因,他却用“记者”的职业来比拟,“记者‘嗅’到新闻,总会削尖了脑袋往前钻,我们文物保护工作者,听闻哪里在考古,也会忍不住要去现场看看。”
在吴顺清的带领下,其工作室的研究团队先后参与了江陵马山战国墓、山东定陶汉墓、南昌海昏侯汉墓、三星堆遗址、淮南武王墩楚墓、武隆关口西汉墓等重大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组织实施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北京老山汉王墓、河南长台关楚墓等出土木漆器、简牍和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项目,经吴顺清技术团队保护修复的竹木漆器类文物数量,约占全国该类总量的60%。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当下,已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文物修复为业,但文物保护队伍依旧不够壮大。如今,获评大国工匠后,吴顺清与文物之间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如果这份荣誉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从事文物修复工作,那将是我最大的荣幸。”吴顺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