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乎近3亿老年人福祉,多部门解读发展银发经济——(引题)
聚焦“关键小事” 培育产业新动能(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于灵歌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相关负责人详解支持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有关情况。
将“预备于老”相关产业纳入范畴
关于银发经济的内涵,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表示,综合考量后将银发经济界定为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具体来看,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个方面。从国家的规划引领看,将“预备于老”的相关产业纳入银发经济范畴,是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框架下的总体考虑。从个体的生命周期看,在未老阶段进行物质和财富储备、健康管理,在老年阶段才能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刘明指出,推动银发经济发展,要坚持统筹协同原则。在处理民生和经济、事业和产业关系上,《意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将“解难题、强产业”作为两个关键着力点。一方面,将发展民生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聚焦老年人吃饭、购物、就医、养老、文化等身边的“关键小事”,覆盖居家、社区、机构、社会等生活场景,既保障基本民生、刚需服务,又方便老年人享受美好生活。另一方面,结合时代发展和老年人需求变化,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明确的潜力产业,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丰富和扩大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在发展方向上,推动事业和产业协调统一、互促共进,实现‘1+1>2’的效果。”
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张世昕表示,我国有近3亿老年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强,特别是以“60后”为代表的“新老年群体”,推动着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需求,也包括健康、养老等服务需求,还有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的新需求。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涵盖一二三产业,孕育着新机遇,也必将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张世昕说,发展壮大银发经济,就是要以需求牵引供给,积极回应老年人核心关切,从关键小事着手,满足各类养老需求,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同时,以供给创造需求,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建设现代化银发经济产业体系,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刘明表示,银发经济覆盖面广,但现阶段相关产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针对一些产业短板弱项,《意见》结合供给端的发展基础,依据老龄群体和备老人群的需求特征,从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康复辅助器具,到抗衰老、养老金融和老年旅游等高品质服务,再到全社会适老化改造,重点谋划了七大潜力产业。
更好满足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
《意见》对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永新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将重点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同时,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发展智慧养老服务,开展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养老特色基地建设和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制定智慧养老院、智慧助老餐厅、家庭养老床位等行业标准,打造智慧化解决方案。推进适老化改造,持续落实“十四五”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发展养老金融,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下一步,将针对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等不同的场景需求,鼓励和引导生产企业开发更多更加人性化、品质化、品牌化、实用化的老年用品。同时,千方百计提品质、优服务。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朱光耀表示,将优化银发消费发展环境。积极发展健康消费,优化商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银发群体健康消费需求。深入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鼓励试点地区社区开展商业设施适老化改造,发展社区食堂,扩大老年助餐服务,鼓励家政、护理人员进社区,提高便民服务“温度”。此外,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强化发展支撑。
(中工网北京1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