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人暖心事】
原标题:烟台市芝罘区总工会盘活阵地资源——(引题)
织密关爱网,“家”就在身边(主题)
杨明清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通讯员 宋洁
接单、取餐、送餐,外卖小哥们步履匆匆,穿梭在街头巷尾,奔走在楼宇之间……这样的场景在山东省烟台市的南洪街每天都在上演。
南洪街是烟台市的一条百年老街,位于芝罘区南大街以北,东西不过千余米的街道上有400余家商户聚集,是芝罘区最繁华的综合性街道之一,也是户外劳动者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近日,芝罘区总工会在南洪街西入口新设立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正式投入使用。站内不仅设有空调、微波炉、饮水机等设施,还提供法律宣传、心理关爱等服务,引来不少外卖小哥驻足体验。
“我们以‘最大限度方便职工’为导向,推动工会服务阵地‘遍地开花’,让劳动者就近就便找到‘家’。”芝罘区总工会党组成员许颖进表示,区总根据不同职工群体的实际需求,利用工会服务站点、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关爱服务站等辐射功能,有效盘活职工服务阵地资源,从帮扶救助、心理关怀、职业提升等方面入手赋能职工服务提质增效。
当好职工法律维权“后援团”
“真是太感谢工会律师了!帮我解决了这既烦心又揪心的纠纷。”近日,四川籍农民工秦师傅将一面写有“为民讨薪解难题 法律服务暖人心”的锦旗送到芝罘区职工服务中心。
2023年9月底,秦师傅来到芝罘区职工服务中心求助,反映与劳务公司在工资标准上存在分歧,需要帮忙调解。秦师傅和工友们均认为,尽管书面的款项确已付清,但双方口头约定的人工费也应当支付。
了解情况后,芝罘区总第一时间指派律师与其劳务公司负责人当面沟通,共同理顺秦师傅班组的劳务量和付款明细。经反复核对,劳务公司负责人和施工项目现场负责人承认存在“口头约定人工费”1.6万元,并于当日将剩余的全部工资一次性付清。
“职工服务中心既是工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门户,也是职工寻求法律援助的首站。”许颖进说,芝罘区总依托职工服务中心,整合全区优质律师资源,派遣劳动诉讼经验丰富的律师,免费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律师代书等专业服务。目前,累计服务职工2000余人次,完成律师代书100余份,为210多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18万余元。
芝罘区总积极延长服务手臂,每周组织律师和志愿者深入工地、企业、社区,用贴近生活、幽默生动、趣味抢答的方式讲解民法典、农民工维权等法律知识,使劳动者提升了法律意识。2022年以来,工会法律服务队共开展法律宣讲50余次,发放相关法律法规资料2万余份,覆盖职工3000余人。
搭建职工心理健康“加油站”
在山东中正实业集团大厅,一场心理健康沙龙正在进行。50余名一线职工通过轻松愉快的互动游戏释放压力,激发潜能。
这是芝罘区总开展的职工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之一。区总推出“芝心相见”心理关爱专项定制服务,组织举办“悦己生活——打开幸福的门”“与情绪相遇,拥有自在生活”等专项心理关爱活动,为辖区医护人员、教职员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一线职工送去定制讲座和沙龙活动。2022年以来,先后开展线上线下关爱活动40余场次,服务职工近千人。
“我们工作量大,压力也不小。心里难受的时候,我就来服务站找心理咨询师聊聊天,心情确实会好很多。”外卖骑手辛磊说。
辛磊口中的服务站,是芝罘区总打造的“向日葵”心理关爱服务站,聘请专业心理团队,配置心理沙盘、身心放松椅等专业设备,为职工免费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健康体检等服务。自开放以来,累计接待咨询职工300余人次。
随着线上心理服务成为主流趋势,芝罘区总创新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在微信公众号中引入线上职工心理关爱小程序,打造“专家+志愿者”专兼模式,同时开设心理健康云课堂帮助广大职工缓解压力,为“心”赋能。
线上线下互为补充、双向发力,一张立体化、全覆盖的工会心理健康“关爱网”已逐步形成。
筑造职工成长成才“梦工厂”
2023年11月4日,由芝罘区总承办的第三届山东省“鲁菜师傅”职业技能竞赛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来自山东省各地从事饭店餐饮行业的70余名职工会聚于此,各显身手、比拼技艺。
“这次竞赛给我们提供了展示技能的平台,能够与同行大咖相互切磋,既让我开阔了眼界,又提升了自己的技能。”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中西面点工艺师侯芳手捧冠军奖状激动地说。
本次大赛产生一等奖选手12名、团体一等奖18个。获得各职业(工种)竞赛第一名的选手,将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同时,获得各职业(工种)竞赛前6名的选手,可晋升二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其他成绩合格的选手,可晋升为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
“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实现人人参与、共同发展,正是工会举办各类技能竞赛的意义所在。”许颖进说。
芝罘区总立足服务阵地赋能提升,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人才集聚、培育传承等功能,组织全区26名芝罘工匠、6个工匠创新工作室和10家工友创业园协同发力,高品质打造全市首家区级工匠和工友创业“双联盟”,建立订单式组织、菜单式教学、工单式就业培训体系,层层设立“工匠擂台”,累计举办技能培训50余场、竞赛活动20余场,吸引2000余人参与,让越来越多劳动者在技能成才这片“新蓝海”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