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民工兄弟网   > 文学
拿起笔,“为灵魂找一个出口”(图)
〖发布日期:2015/12/30 9:35:21〗 〖点击量:

1.jpg

    “在乡村,我的亲人像成群泥塑的雕像/在田野间蠕动,他们弯着腰,勾着/卑微的头,光裸的脊背上……”这首感人至深的诗歌《那些弯腰劳作的人都是我的亲人》,是中江县农民工蒋明的手笔。

  点开“四川省第二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的网络专题页面,各种类型的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扑面而来。从田间地头走进都市,农民工们将心中感怀化为真挚的作品,用笔或相机记录着他们生活与情感的点点滴滴。

  省内省外,用创作记录生活

  1970年出生的蒋明,是中江县芙蓉镇人。1996年到广东打工,如今在东莞一家服装公司负责布料品质检验。“走上写诗的道路,对我来讲纯属为了‘偷懒’。”蒋明记得,读中学时,有次看了电影《老井》,老师让同学们写影评,他就用诗歌的形式把观看电影的感受表达出来,没想到得到表扬。“那时候就发现诗歌可以用很少的语言,表达更多的东西。”1988年,蒋明开始写诗,还在一些报刊发表。

  不久前,他偶然看到此次大赛的消息,就专门写了一组觉得合适的作品。《挖地的人》《庄稼地里的爱情》《小桥流水》……组诗中的每一首,都散发出泥土的气息。

  而45岁的肖潇,则喜欢用相机记录生活。这位大竹人,在达州做了20多年工程监理。2006年,大竹县成立民俗摄影协会,他在朋友的鼓动下,“大着胆子”买了台相机。肖潇平时泡在工地上,周末和节假日就外出拍摄,尤其喜爱生产场景和地方民俗题材。“不仅把它当成艺术表现,也是对即将消失的事物的记录。”

  这次大赛,肖潇一口气提交了几十件作品,其中《渴》定格了一位工人工作间隙喝水的瞬间,在网上获得24536张投票。

  不只玩票,业余也有高水准

  参赛作品中,崇州80后王宇的《幽香一点清风》,体现了较高的摄影技巧和审美素养。他将镜头对准两片莲叶间的浮萍,绿意与阳光的结合恰到好处,呈现出斑驳的光影效果。这位做建筑方面的农民工,平时偏爱极简主义的东西,“所以在拍摄相关题材的时候,也会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这一思想。”

  而达州作者王邦雄的一件楷书作品《应科目时与人书》更是引人注目。这篇唐代文人韩愈的大作,用三条屏的形式书写而成,视觉效果古朴典雅。“读小学的时候,有几位老师美术字写得特别好,我看了几次就来了兴趣,开始练习起粉笔字。”参加工作后,王邦雄“人尽其才”,一直在广告公司从事招牌制作等相关工作。2000年,当地成立书法家协会,王邦雄很快便成为书协会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农民工文艺创作者”并非“素人”,他们有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不凡的创作水准,蒋明是广东省作协会员,肖潇更是加入了中国摄协。

  王邦雄说,他对书法的爱好不为名利,“它是我的精神寄托。”而在蒋明看来,诗歌,“就是给我们的灵魂找一个出口”。他的观点是先生活,再文学,“不能为了文学而影响生活,文学应该为生活添彩才对。”

  农民工心语

  谁能教我手机摄影

  □雷世祥

  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巍然耸立,盛放的鲜花将这里点缀得生机盎然。近处,一名皮肤黝黑的小伙子面对镜头、微笑留影……我就是那个小伙子,走到哪里都有个习惯——把微信头像换成跟当地有关的元素。最近刚换的头像就是告诉大家,我到北京了。

  我来自峨眉山市,已快到而立之年。做了近10年焊工,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哪儿有活干,就去哪儿打工,如今差不多跑遍全国各地。我打工的地方,不少位置偏僻、人烟稀少。比如,在新疆打工的时候,距离最近的镇都有上百公里,工地外到处是狐狸、狼、蛇这些野生动物。

  这样的环境,让我在工作之余,除了给家人、朋友打电话、发微信,还喜欢在朋友圈里转帖,尤其是各种音乐作品,有时一天就四五条。“农民工唱歌,把老板唱哭了”;“小伙笛子版《西海情歌》,连听10遍,醉了”;“9岁小男孩一首《信天游》震撼全场”……偶尔也会贴几张照片、写段文字,发表自己的感悟。尽管篇幅很短,也不见得有多少艺术分量,却是我内心情感最真实的写照。

  工地上很少有文艺活动,更别说相关的培训,想要提高自己的文艺素养,真的很难。所以,我特别希望能有老师指导我用手机摄影,记录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