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空了就上网、玩游戏,现在不一样了,可以看看书,学习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还可参加定期举行的健康讲座。”12月10日,来自资阳的农民工师傅孔华明刚下班,便走进成都高新区某农民工文化驿站,泡好一杯清茶开始翻阅报刊书籍。
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我省农民工数量为全国之最。如何切实保障这一群体的文化权益?近年来,省、市、县等各级文化部门纷纷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着手,采取各种举措,为广大农民工烹制精美的文化大餐。
□徐莉 张荣华图片由省文化馆提供
【硬件】
到“驿站”畅享“精神食粮”
初冬时节,位于郫县的成都高新西区一片忙碌。作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之一,郫县全县100万常住人口中,以农民工为主的外来务工人员占了近一半。如何增强农民工的地域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帮助他们尽快转变为“郫县新市民”,更好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郫县首先对硬件提档升级,为农民工打造“精神文化家园”。例如富士康员工生活配套区,就专门规划了文化馆、图书馆,以及6个文化活动中心。每个文化活动中心均设置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游艺厅、学术报告厅、影视厅等,同时为生活小区配备文化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广场,方便开展文体活动。
郫县的做法并非特例。2014年起,我省各地广泛开展针对农民工的系列文化活动,大批“农民工文化驿站”等设施拔地而起。不少建筑工地等农民工临时聚居区,也配置了临时性文化设施,消除公共文化服务死角。各级公益性文化单位,也加大了对农民工的免费开放力度,确保其就近阅读、看电视和上网。
位于乐至县的四川省砚山中药饮片有限公司,2014年建起面积800多平方米的“农民工文化驿站”,包括阅览室、活动室、篮球场等,共有各类书籍1000余册。“想知道得了什么类型的感冒,就先到文化驿站里查查书上怎么说”,已经在这里工作近8年的生产部工人胡纯菊说,“原来生活比较单调,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吃饭睡觉。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活动阵地,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看书、下棋,开展各类活动。”同年华蓥市首个“农民工文化驿站”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拥有纸质藏书2000余册、电子图书5万余册。不少农民工下班后来到“驿站”读书学习,甚至带着自己的孩子练习硬笔书法。
【软件】
服务“接地气”,工人来参与
今年2月13日,由万源市文化馆等共同举办的2015“情系农民工春联送祝福”活动,在该市新建成运行的东区客运站举行。20位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为农民工朋友现场书写了900多幅春联……为了让广大农民工切身感受文化之美,我省各级文化工作者走向一线,送去原汁原味的文化服务。
2014年1月14日,由省文化馆主办的2014年元旦春节“天府群星快车·送欢乐下基层”首场演出在成都金牛区某“北改”工地上举行,数百名农民工与“北改”拆迁居民一道观看了精彩的文艺演出。观众席就是炭渣工地,舞台由加长卡车改装而成,8台挖掘机高举的机械臂悬挂着条幅,成了现场最酷的布景。“我从来就不得怕老婆!”“不得信!”……张德高、涂太中、贾真等知名演员和观众热烈互动,甚至走进观众席表演相声等节目,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
针对农民工的文化服务,往往注意结合对象和地方实际。针对外来务工者的文化新需求,郫县文化馆开办了市民文化艺术培训学校,为农民工及其子女免费开展书法、绘画、声乐、舞蹈等艺术培训;同时为女性农民工免费开展蜀绣、手工艺品制作等培训,并联系外销其制作的艺术产品。
广汉则在全市18个乡镇分别建立了龙灯、狮灯表演队伍,吸纳了500余名男性农民工,同时由1000余名女性农民工组建了20余支腰鼓队、鼓号队、花环队、采莲船队等。他们平日打工,业余时间训练,节假日参与表演、比赛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龙腾狮舞贺新春”、“龙腾狮舞闹元宵”等系列活动。龙灯、狮灯队还先后为北京奥运会圣火在三星堆的传递助兴,以及参与德阳市运动会开闭幕式表演等,通过各种比赛、活动不断提高表演水平。
用传统艺术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
12月15日一大早,49岁的易西嘉洋便赶到阿坝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茂县校区,迎接从阿坝州各地前来报到的45名农民工学员。接下来的45天,包括他在内的4位美术教师,将为学员们传授藏族传统版画“祥巴”制作技艺,让他们再掌握一门“吃饭的本事”。
易西嘉洋在阿坝州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农民工文艺培训已经做了四五年,主要集中在唐卡、祥巴两个领域,如今还出版了两部相关的教材。“州里的年轻人,过去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基本都是从事建筑和服务行业。每年收入也就数万元,不仅时间安排不自由,有时候还面临安全隐患。”
在他看来,阿坝州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却相对落后,正是很有前景的市场空白点。唐卡和祥巴过去主要用于宗教,经过近年来的产品创新和开发,已成为面向大众的精美工艺品。“现在的农民工,相对来说更有知识、有文化,可以跟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吸引他们返乡就业。”不过易西嘉洋坦言,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大都缺乏艺术基础,如何引导他们从普通的爱好进入艺术的专业领域,培养创造性思维,往往是最让人头痛的事情。
为了这次培训顺利举办,易西嘉洋四处奔走,联系阿坝州农劳办招收学员,落实培训场地,还跟当地一家艺术衍生品开发公司对接,争取到培训所需的各种材料。“培训结束后,公司会出资收购优秀作品,还准备跟优秀学员签约,订购他们创作的祥巴。”易西嘉洋透露,目前单靠制作唐卡或祥巴,青年农民工的收入还难有质的飞跃,因此培训的目的更多是为未来做准备。“先积累生产制作经验,随着阿坝州旅游市场的扩大,相信销路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