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创大道东澳广场,这座颇有时代特色的大楼是开发区外来工的集体记忆。20年来,20多万人来到这里,在钟国轩及团队的帮助下实现就业。
“现在开发区大约有四五十万名外来普通技术工人,公司派遣和外包员工已经3万多人,在开发区同行中,属于顶尖的企业之一。”钟国轩的语气中带着些不易察觉的自豪。作为一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创始人,他见证了开发区外来工的流动和变迁,堪称这里的“活化石”。他的企业也从两人“小作坊”,发展到现在拥有几万人的规模。
职业介绍领域的创业者
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广州萝岗的钟国轩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从那个年代开始,就有外来工陆续来到他的家乡。随着广州经济越来越繁荣,流入广州的打工者也越来越多。
1997年,广州市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形成了“一区多园”的新格局,开发区的发展由此走上了快车道。那时,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钟国轩刚刚踏入社会,在一家大型外企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负责人员招聘。就这样,钟国轩开始了与外来工打交道的生活。
那时,广州外来劳动力就业人数已超过就业总人数的30%。“一年内常常有几十家企业在开发区投产,对人才的需求量相当大。”钟国轩看到其中的巨大需求,在2003年辞去外企工作,租了一个门店,简单装修后,贴上招聘信息。一家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便就此开张了,他也成为开发区起步最早的一批职业介绍服务领域的创业者。
虽说市场需求很大,但真正打开局面并不容易。“我仔细分析了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优势,要想拿到更多招聘信息,只能勤快挖掘,主动寻找企业。”
钟国轩采取的方法是地毯式搜索。“我骑着摩托车到处找,有时候一天跑十几家企业。好在有收获,一天总能签约一两家企业,拿到一些岗位。”事实证明这个办法很奏效,开张第二年,公司签约的外来工就达到1万人。
全天候面试外来工
2005年,钟国轩创办不到两年的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全天候招聘、面试外来工”成了工作常态。钟国轩回忆,“那时差不多一天要安排上千人的工作,把他们分别送到所需的企业进行面试。”
2006年,开发区政府实行的征地政策使很多农民洗脚上田。钟国轩开始不断地就近帮助这些四五十岁的老乡物色工作岗位。钟国轩告诉记者,寻找合适的岗位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说服他们去接受这些岗位。“因为他们获得了一定的赔偿金,挣钱显得并不是十分紧要。”钟国轩说,“当时担心的是如果他们不去就业,会不会去打牌、挥霍钱财?这对家庭、社会都不利。”为此,钟国轩一个村一个村去跑,一家一家去“磨”。他召集了几次茶话会,动员这些老乡到企业去上班。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说动了一部分人去尝试。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企业都大量裁员,工资也延迟发放。钟国轩的公司共有两万多人,被企业裁减回来的打工者有几千人。“我们必须要不断给这些被裁掉的外来工重新安排工作,同时还要给暂时没安置好工作的人发放生活费。”为此,钟国轩跑遍了广东省各大企业,“他们的人事部门,几乎没有不被我‘骚扰’过的。”在那两个月时间里,钟国轩仅每月的工资支出就有近千万元。
2010年之后,随着产业升级,钟国轩的“人力”事业发生了变化。一些企业开始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包括机器人等。“用工人数在下降,但到开发区投产的企业在增加。”钟国轩说,“所以工人需求量总体来说是增加的。”有时候,广州的务工人员不够,钟国轩还会到省外去“借人”。
“凭的是良心,做的是善事”
“一家企业没面试上,我就帮他们找另一家,直到找到匹配的岗位。”这样热心的帮助,让很多打工者跟钟国轩成了好朋友。更让这些外来工找到归属感的,是每年钟国轩都会组织的几项活动——茶话会、旅游、定期培训等。“从事人才服务,要多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钟国轩说。他的办公室里收藏着一沓沓的活动照片,记录了他多年如一日的坚持。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外来工的就业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找工作都是去人才市场,现在时代变化,年轻人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平台求职,人才招聘的门店在逐渐消失。”钟国轩告诉记者,即使他的企业也有了网络版的人才招聘服务,但仍保留着这些门店。“要为那些年纪较长的,或者还没有掌握网络技术的外来工留个门路。做人力服务,凭的是良心,做的是善事。”
如今,很多想到开发区就业的外来工仍然会找到钟国轩,凭的是他和企业间长期建立的合作与信任,“这里的信息更准确,并且大多数岗位不会向外来工收取中介费用,还会稳定地提供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