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民工兄弟网   > 新闻中心 > 新闻要闻
农民工代表:企业给点力 政府加把力 自己更要努点力
〖发布日期:2018/3/6 10:50:28〗 〖点击量:

农民工代表畅谈职业技能提升工程——

  企业给点力 政府加把力 自己更要努点力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娜

  “如果无法跟上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的步伐,将不可避免地被淘汰。”作为深圳市继易凤娇后走出的第二位农民工代表,来自富士康科技集团精密机械事业群一线技术工人杨飞飞代表认为,在机器换人时代,广泛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的农民工群体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紧迫。

  3月4日午间,在位于首都大酒店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团驻地,5位来自一线的新老农民工代表,利用休息时间开起了“碰头会”。虽然来自不同行业,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带来了关于农民工群体如何加强职业技能提升的建议。在代表们看来,这件事情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更是“刻不容缓”。

  “在广东,产业工人中农民工占七成,其中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占了五成以上。”杨飞飞代表说,与从前相比,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权益保障等都有很大的提升,但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仍然滞后。

  “提升技能水平是个国家有要求、企业有需求、自身也有诉求的事,但总体来说还不是很理想,差点劲儿!”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社工余雪琴代表认为,近年来,为切实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家庭收入,政府及有关方面通过加强投入,专门针对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免费培训有很多,但大家的参与热情不是很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培训内容的设置,重复性培训项目太多。“快递、网店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对劳动者的技能、知识有新的要求,课程也需要适时更新。”

  “学习成本也是一个大问题。”佛山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苏荣欢代表提出,即便培训内容是符合需求的,农民工进行技能水平自我提升也面临着现实困境。“脱产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制造业领域的生产压力大,学习的时间从哪里来?”苏荣欢代表认为,在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的问题上,政府“一头热”不行,还需要企业的大力配合,通过配套的鼓励政策引导企业树立“用人也育人”的理念。

  “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支撑力来帮助农民工群体畅通职业提升路径。”作为从农民工群体中走出来的工会主席,来自东莞市瑞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曾香桂代表对这一问题有着更为全面的思考。她认为,加快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应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为支撑、企业和社会第三方专业培训机构为辅助的多元化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同时,建立完善的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激励机制,如根据培训效果给予相应的激励补贴,以充分调动培训机构、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与热情。

  此外,完善产业工人积分落户体制机制,帮助产业工人解决后顾之忧也十分重要。“就在前几天,11.3万人通过积分入户东莞,这对于我们农民工群体而言真是重大利好消息!”中山霞湖世家服务有限公司客户部总监米雪梅代表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将家庭转移至城市。与独自打拼时期相比,“一老一小”问题不可避免造成了各方面生活成本的增加。“只有少一些顾虑,大家才能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用来自我提升。因此,政府应重视加大对非户籍人口在教育、医疗、养老方面的政策扶持。”

  “企业给点力,政府加把力,当然自己也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广州德爱纺织内饰制品有限公司缝制科一系系长李先兰代表提出,过去农民工进城为了求生存而就业,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有知识、懂技术,但提升速度仍落后于产业要求。因此,农民工群体自身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不断强素质、增本领,成为真正的新时代产业工人。